关于提高基层部队实战化能力的思考

发布时间: 2018-12-06 18:11:58

摘  要:本文以战斗力提升为主线,总结了基层部队“专业化训练、实战化比武、全勤化指挥”作法,指出了“致灾因素有增无减、专业力量难以维系、专业训练任重道远”三个方面现实问题。结合形势任务,提出了更新理念、创新技术、分级训练、创新方法、修订法规、改进机制等具体措施,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履职尽责。

关键词:基层部队;实战化;能力;思考

习总书记强调,能打仗、打胜仗是强军之要,战斗力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。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现役部队,具有“现役体制、政府职能、公安管理、地方工作”等特点,担负“火灾预防、火灾扑救、应急救援”等职能,具备“站点分布广、战备纪律严、战斗精神强”等优势,每年消除200余万处火灾隐患、处置40余万起灾害事故,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。当前,国际形势深刻变化,国内改革深入推进,公共安全地位凸显,消防压力与日俱增。公安消防部队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任务,以总书记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、作风优良”要求为指引,以现实斗争为需求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总结经验、查找不足、厘清思路,担当历史赋予的重任。

1坚持主业地位,创新工作方法

近五年以来,围绕战斗力提升主题,全国公安消防部队以严格执勤备战为前提,加强熟悉演练,突出专项测试,组织集中比武,开展跨区拉动,进行战评分析,努力缩短训练与实战的距离。湖北总队党委居安思危、与时俱进,分析基层现状,查找薄弱环节,创新“三化”方法,尝到了改革创新甜头。

1.1专业化训练带动战力提升。为解决训练专业程度不高、火场分工不明、实战能力不强等问题,在宜昌、孝感两地试点,打破现有中队编制,将执勤中队分为“四大班、五大员”,即战斗班、供水班、司机班、通讯班等4个专业班,专业班按建制管理、按岗位施训、按编成调度,下设战斗员、驾驶员、通讯员、安全员、供水员等5类人员,各类人员定岗、定责、定项,分别开展10大类、20小类、110个操法训练。

1.2实战化比武牵引战法革新。总结2001年以来全国15起典型灾害事故,找出影响作战指挥的30余个问题,创新防盗门破拆、有毒有害液体(气体)侦检、带压堵漏、被困人员定位、救生通道设立、起重救援、远距离供水操等20余个操法,自下而上地开展实战化比武。比武限定工作任务,不限动作器材,累计投入1500余万,带动了基层战法革新,破解了制约基层战斗力的瓶颈问题。

1.3全勤化指挥推动战队建设。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,完善总队、支队、大队三级全勤指挥部,出台灭火救援底线规定,强调领导靠前指挥,发挥集体决策优势。选好中队长助理、尖兵突击队、警训参谋、攻坚队员等四支队伍,抓业务提能力,抓队伍保稳定。尊重基层首创精神,建立火场搜救、山岳救助、水域救助等58支专业队伍,提高接(处)警效率,最短时间控制灾情发展。

2坚持问题导向,查找薄弱环节

2014年哈尔滨“1·2”大火后,媒体对消防工作深刻剖析。在水与火、生与死、责与权背后,消防工作艰辛且苦涩。即便采取强力措施加强群众消防宣传、整治火灾隐患、建设多种形式力量,但科学规律决定着火灾事故总量不会骤然减少,战斗力提升也并非易事:

2.1致灾因素有增无减。城市规模逐步扩大,人流物流更加密集,人类活动更加频繁,容易诱发灾害事故;高铁高速、高架轻轨、地铁隧道大量新建,便利群众出行,增大交通事故概率;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质量不高,私拉、私改、乱接现象不能禁绝,火灾隐患难以根除;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技术广泛运用,特殊灾害时有发生,打破了15分钟消防概念;火灾机理认识不深,新型阻燃材料、灭火药剂研发需要时日。

2.2专业力量难以维系。现役兵消防员缺口大,合同制消防员流失严重,基层一线警力不足;基层单位日常任务过重,两年义务兵役周期过短,骨干保留并非易事;大学生干部文化学历高,基层工作经验少,带兵打仗能力弱;灭火救援伤亡事故饱和宣传,基层官兵心理压力陡增,少数官兵提前离队;作战指挥存在干扰,现场官兵有时进退两难,取舍两难。

2.3专业训练任重道远。无关部队战斗力的活动安排过多,基层单位存在挤占业务训练时间现象;训练手段较为单一,模拟设施建设不全,练兵质量难能保证;保障经费不足,奖惩落实不力,官兵主动热情不高;创新大刀阔斧,传统保留不够,操法规范难以落实;战评工作过于程式化,自我剖析勇气不足,联勤联训流于形式。

3坚持对症下药,提高实战能力

习总主席指出,能打仗、打胜仗,最重要的是提高实战化能力。基层消防部队养兵千日、用兵千日,要以更严的标准、更严的纪律、更严的作风,深化改革创新,深化实战化训练,切实肩负当兵打仗、带兵打仗、练兵打仗的重要责任。

3.1更新理念。未来消防部队的作战对象将越来越广泛,技术专业性越来越强,所以消防站的设置类型、人员编配、作战分工要进一步细化;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,城市火灾扑救应该是公安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;普通中队和特勤中队的任务要有所区分,普通中队灭火救人要突出“快”,特勤中队抢险救援要突出“慢”;高温和浓烟是火场两大“杀手”,必须强调排烟、降毒;打仗不是表演,训练不是假把式,打仗和训练不能避免伤亡。

3.2创新方法。规范灭火救援战斗编成,由总队、支队、大队、中队分级制作,形成简单的口诀,易记、易学、易操作;战评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,突出“剖析式、检讨式、反思式”,要把发现的问题作为作战预案的想定灾情,开展针对性训练研究,切实变教训为财富;规范训练手段,培养一批“三能四会”训练小教员,整合现有操法项目,制成光碟发放基层,便于规范操作;在基层中队每周坚持上战术课,立足车辆器材,反复现场教学,提高官兵的战术素养。

3.3分级训练。坚持“实战化、模拟化、精细化”指导思想,分别开展单兵分训、中队普训、辖区实训、基地轮训;将游泳、驾驶、射击、野外求生列入单兵分训科目,军人应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;

中队普训也就是整建制执勤中队训练,强调利用中队现有的车辆器材,合理进行战斗编成训练,明确人员位置,明确作战任务,实现人员、装备、战术有机结合;辖区实训是指利用现有的游泳场馆、化工装置、报废车辆、烂尾房屋,进行实操实训,开展联勤联训,推动预案修订;基地轮训一般由部消防局、总队、支队组织,可以创新设施器材,结合火灾事故特点,比如把火灾扑救过程分割成侦察、射水、登高、破拆、排烟、救人、避险、搜救、防护等模块,分别建设在一个系统内,配备评估系统,单兵和班组均可操作,既体现科学性,也体现趣味性。

3.5创新技术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也是核心战斗力。基层部队执行最为危险的任务,理应配备最好的装备。总结以往的大量测试数据和灭火战例,发现现有的生命探测技术需要改进,欠缺对活体的数量判定和位置定位;火场内部通信时有中断,其实无线传输信息技术可以替代声的技术;消防车吸水泵普遍不能同时排气和吸水,民用技术已经实现;火场排烟主要是负压吸烟,基层配发多为正压送风装备;夜间和浓烟环境现场官兵视线不明,火场透视技术亟待解决;1具6.8升30Mpa的正压空气呼吸器在火场使用时间不超30分钟,使用时间有限;胶里水带过重、吸水管不易连接,影响作战效率;针对特殊灾害事故,能否考虑水、干粉、泡沫联用技术。

3.6改进机制。争取政府专项经费投入力度,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,确保灭火救援队伍不断壮大;充实一线警力,精简机关人员,不足部分以非现役补充;建立基层中队主官竞争上岗制度,中队干部可以担任中(高)级技术职务,让优秀战训人才留在基层;借鉴解放军士官长制度,建强中队长助理队伍,放宽士兵提干条件,保留灭火救援中坚力量;强化战斗精神培育,把作风建设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;加强公安消防部队正面宣传,接收更多的有为青年入伍;加强政治思想工作,帮助官兵解决实际困难,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。

3.7修订法规。坚持事前预防,修订《消防法》、《执勤战斗条令》等规范性文件,对灭火救援行动的主体、客体、主观、客观进行明确,强调救人比救房子更重要,规范现场组织指挥权限,对参与灭火救援工作的人员进行法律保护,避免出生入死救人之后又走上法庭,对受损的单位和群众进行适当赔偿,对当事人和周边群众进行消防行为强制约束,提倡“见义勇为、见火勇为”,反对“见火不救、见死不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