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,应该怎么做?

发布时间: 2022-10-20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。为什么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?下一步应该怎么做?

为什么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?

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国家应急体系规划》指出,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灾害种类多、分布地域广、发生频率高、造成损失重,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,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,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易发多发。

 

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我国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,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,台风登陆更加频繁、强度更大,降水分布不均衡、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发生洪涝、干旱、高温热浪、低温雨雪冰冻、森林草原火灾的可能性增大,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,灾害的突发性和异常性愈发明显。

  

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认为,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必须强化、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,提高防灾、减灾、抗灾、救灾能力。

 

 

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什么?

《“十四五”国家应急体系规划》中指出,到2025年,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取得重大进展,形成统一指挥、专常兼备、反应灵敏、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,建成统一领导、权责一致、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,安全生产、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,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,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。

 

到2035年,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,全面实现依法应急、科学应急、智慧应急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。

 

为确保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,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苏洁表示,力争到2025年,危险化学品事故总量、较大事故都能得到明显下降,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。

如何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?

在“中国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介绍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的成就、发生历史性的变革,基本构建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,全面提升了综合应急管理能力,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围绕全灾种、大应急加快转型升级,提升了现代化综合救援能力。
 
《“十四五”国家应急体系规划》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、夯实应急法治基础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加强应急力量建设、强化灾害应对保障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等七个方面重点发力。
 
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、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指出,统筹应急力量建设、统筹应急指挥调度是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,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。
 
针对“应急救援力量建设”,今年6月,应急管理部专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》,理清了专业应急救援力量、社会应急力量、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等3类救援力量与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的关系,完善了救援力量体系和布局。
此外,今年4月,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国家消防工作规划》,聚焦消防救援队伍职能定位,坚持防消一体、防救并重,建强“主力军和国家队”、加快应急装备现代化、建设现代化指挥体系等重点任务,全面提升“防风险、救大灾”的能力。